世界建筑报道1月17日讯,根据中国建筑设计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建筑门户ARCHINA建筑中国网(www.archina.com)项目阅读量,我们精选出了2022年度最受关注景观项目,分成开放空间、住宅大区、示范区及城市更新四个大类别,每个类别精选出10个项目。统计截至日期为2022年1月10号。我们还将展示年度最受关注室内项目,敬请持续关注。
年度最受欢迎开放景观项目
TOP 10 /// open space
1
上海苏河湾万象天地
Kokaistudios
它的落成打破了这座城市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界限。该项目的出发点是反思如何使商业空间更好地融入周边环境,由此应运而生的“城市峡谷”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城市公共空间,继而成为上海同类项目的典范。
项目地点:上海市静安区
项目业主:华润置地,信德集团
占地面积:约50000㎡
2
广州寺右万科中心
SWA
城市行舟,行的是快节奏都市生活与自然理想的过渡,水泽之畔,曾是我们丰饶的精神原乡,我们将一片水域放在了城市中央,掀起微风,扬起舟楫,让江河、龙舟、微风的元素成为广州寺右万科中心叙述的语言。在这里人们可以静心闲坐,朋友们吃饭聊天,孩子们嬉戏玩闹,从塔楼里走出的办公族慢慢过渡到热闹的街道,如镜的水面因风而生动。
项目地址:广东省广州市
项目业主:广州万科企业有限公司
设计面积:14000㎡
3
深圳华润万象前海商业景观
ASL阿特森景观
深圳万象前海,作为华润置地在商业领域的一次创新实践,是都市美学生活方式的创造和引领。它突破MALL的空间想象力,赋予场所独具个性化的表达,拓宽关于生活美学的体验,传播一座城市的美学精神,带来不一样的生活方式体验。
项目地址:深圳前海
项目业主:华润置地前海有限公司
景观面积:60000㎡
4
上海世博文化公园(雪野路以北)项目
华建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
上海世博文化公园以历史水系、工业记忆、世博肌理为代表元素,叠加森林、湿地、草坪,形成“水、地表、人文、自然”多重层叠的景观结构体系;世博肌理的景观化延伸,实现了世博精神的延续,呈现了从世博会园区到城市中心生态体验区的转变;叠山理水,力求自然,融入江南文化元素,展现江南园林特色的申园以园中园形式,演绎了森林和园林的交融共生;保留乔木和新种乔木构成的七彩森林,绘就了城市森林到自然森林的绵延画卷。
项目地点:上海浦东新区
项目业主:上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占地面积:85公顷
5
佛山三山森林公园
SWA
作为城市发展快速崛起的片区,佛山市南海区三山新城充满着希望和活力。由大松林、中心岗、镰岗尾三座山岗组成的三山森林公园,位于三山新城的中心,整体规划面积约88公顷。这个被定位为广佛地区里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城市森林公园,目标是成为与生态环境保护、海绵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具有山地特色的城市公共景观,实现环境社会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为广佛居民创造一个娱乐休闲的活动场地。
项目地点:广东省佛山市
设计面积:88公顷
6
日常与神圣的协同对话:小雁塔历史文化片区综合改造项目
(西苑、南广场及市政道路景观设计)
AECOM
本项目获得本年度ELA国际景观大奖的年度十大景观项目大奖
该项目将景观作为一种低干预手段,如何“重构”空间秩序,重新构建历史片区与文物、城市、自然和人的关系,也为历史片区有机更新实践提供了前瞻性和示范性的经验。
项目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
项目业主: 西安小雁塔景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项目面积: 8.85公顷
7
周口沙河湾湿地公园
北京顺景园林
周口有着悠久的历史,鲜明的城市特色,场地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时间脉络,将过去与未来打通,让设计具有时间意义,打造具有城市印记的地标性设计,是链接人与公园情感的重要一环。通过生态修复和景观设计将周口沙河湾湿地公园打造成一个有生态、有情怀、有生活内容的人民之园。
项目地址: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
项目用地:45公顷
8
深圳招北社区公园
SED新西林
以保留蛇口记忆为切入点,通过恢复生态,梳理交通,重塑空间、植入功能来重新激活社区的活力,我们注重延续并引导居民的使用习惯,保留原有场地记忆的同时,提供更多的弹性空间,让使用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其间创造活动,自发形成交往行为。
项目地点:广东深圳
项目业主:深圳市南山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项目面积:约25000㎡
9
涩谷区立北谷公园
株式会社日建设计
本项目的设计理念是“–YOUR CANVAS PARK–在公园里描绘自己的色彩”。在充分利用地形优势的同时面向周边开放,通过与公园呈一体化的建筑布局,打造出可近距离感受丰盈绿植、放松身心的室内外空间。多个各具特色的广场空间可用来举办当地居民的交流和信息传播,以及企业临时出摊和活动等具有涩谷特色的文化活动。
项目位置:东京都涩谷区
项目业主:东急株式会社、涩谷区
建筑面积:296㎡
10
济南鲁能领秀公馆星街
奥雅设计
这里是济南鲁能领秀公馆星街,以“银河系漫游指南”作为整个项目主题,通过“星海之门、虫洞剧场、星河绿谷、浮乐星球、星云矩阵”等主要节点重点空间进行定制化设计,优化统一设计语言,突出空间主题特色,营造沉浸式趣味的儿童友好体验空间。
项目地点:山东省济南市
项目业主:山东鲁能万创置业有限公司
景观面积:22400㎡
年度最受欢迎住宅(大区)项目
30 2025-03
作为公共接待和工坊功能的折山院是在村庄里的一个建筑改造项目,设计因地制宜地通过一个连续翻折的屋顶重新定义了建筑的形态,与周围的山体呼应;并通过正反坡和大高窗产生抽象而又有趣的内部空间。多变的开窗方式和传统材料的使用,又赋予了折山院硬朗、粗犷的的北方山村气息。
▼院子、村庄和远山
折山院位于北京市密云区西邵渠村,在这个三面环山的大村庄里,现有房子多为传统样式的北方农家院。项目的业主方与村里合作,将村中越来越多的空置院落整体盘活,作为休闲和周末民宿使用,由村民提供运营服务。折山院就是这一系列院子中的一个,由于其良好的交通条件从而规划为公共使用的接待和工坊功能。
▼村里的新朋友
▼施工过程中的建筑和环境
该院子之前已经进行了一轮重建,在我们接到委托之时,建筑的主体混凝土框架结构和部分屋面已经完成。建筑占地约180平方米,由一个正房和一个厢房组成,正房和厢房都是一样高的双坡屋顶,并沿东西向作为长轴方向,但厢房进深比正房大,比例不是很协调。
▼山村里的房子
▼南立面
如何因地制宜地进行改造是设计的出发点,我们基于原有的混凝土框架结构,通过这一个连续翻折的屋顶重新定义了建筑的主次秩序和建筑形态:正房被局部加高,厢房的屋顶由两片变为四片。连续的屋顶抽象了村子周围的山脊形态,并带来了建筑南北侧的高窗。从外部的村子里看过来,南侧的大高窗定义了该建筑公共功能的属性,并可以在夜晚具有很好的标识性;从建筑内部看,南北侧的两个高窗给厢房里的工作坊空间带来了挑高空间和明亮的光线。
▼改造前后对比
▼从村庄主路上看主入口
▼院子里
材料使用
Material Use
设计采用了片岩作为折山院的建筑外墙和景观地面材料,结合着土法砌筑的毛石围墙,让建筑、景观和环境浑然一体,也希望能够因此延续中国北方山区乡村原有的粗犷有力的建筑性格。折山院的入口是一个放大了的雨棚,采用小块木模板的混凝土一次性浇筑完成,在增加了粗野感的同时,在色彩上与村里普遍使用的灰白色围墙产生呼应。
空间架构
Spatial Arrangement
改造设计新加的屋顶为钢结构,落在原有的混凝土框架上。连续翻折屋顶产生的单坡和反坡空间给折山院带来了不同的内部空间体验,厢房内原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梁柱与其上方正反向坡顶一起形成了一个理性的结构逻辑;建筑外部的正向坡屋顶形态在内部反转为一个倒扣的反坡空间。此外,这一整套线+面的架构组合因为其偶然性、无预设和非对称的特征,也加强了该空间的建筑抽象性。
相比于其他居住功能的院子来说,折山院主要是作为公共活动使用,因此设计中大幅度增加了窗的使用从而加强了建筑内外的互动和空间渗透。根据使用位置的不同,我们设计了四种窗的样式:南北立面反坡顶下的大高窗、朝向院子里的落地窗、观景和通风的组合窗、以及高处采光的小方窗。这种多样式、多方向的开窗方式,让建筑中各个地方都有角度看到近处的树林和远处连绵的山。
▼窗的体系
在城市之外的乡村环境进行设计工作时,我们希望能够完成一个转换的过程——在当代的建筑语汇和建造系统中部分地使用传统材料,使之在消费需求、乡村环境和建筑形式等多个要素之间达到平衡。折山院通过置入连续翻折屋顶调整了建筑形态,并因为这一组空间操作带来了建筑中一系列采光和观景的窗的体系,以及正反坡的屋顶下方的特别空间体验。设计将院内原有的两栋独立的房子转变为互相关联的一组建筑,产生了一个干燥、有力的,具有有北方山村特征的整体形式,形成了村里的“新的面孔“。